“不管用什么辦法,擺平就是水平。”這是過去部分基層干部的“口頭禪”。
“上面怎么說的,下面就怎么做唄。”隨著基層治理日益規范,面對剛性要求和問責壓力,一些基層干部的“口頭禪”變了。
過度“變通”,就會繞過規則,把政策和規定,變成“擺平”的“橡皮泥”;但不管政策執行是否符合實際,一味“照章辦事”,那就是一種新的形式主義了。
我們常說基層工作是“上頭千條線,下面一根針”。如果把上級的政策和要求比作“千條線”,那么基層就是“一根針”,基層干部就是“穿針引線”的人。只有面對面應對、一事一議解決、因時因地靈活處理,才能把黨的好政策綿綿密密地落實到廣大群眾中去。
東部某地的一名鄉鎮書記說,冬季環保嚴查時,上級要求村里“煤改氣”。但一名80多歲的老人說自己不會使用天然氣,也不敢用。干部做了很長時間思想工作,也沒有把老人說通??紤]到老人的安全等問題,基層干部就“特事特辦”搞變通,沒有給他改氣。上級來檢查時,說可以讓村干部錄視頻證明一下,因特殊原因,老人沒有完成“煤改氣”。
“結果錄了視頻也不管事,第二天上面的處分就下來了。”這名鄉鎮書記說,老是這樣,就沒人敢變通了,本來要提拔漲工資了,一個處分啥都沒了,還是照章辦事安全,不管合不合適,讓干啥干啥。
“煤改氣”是好政策,但落實過程絕不是簡單地復制執行。不同于程式化、規范化的窗口服務,政策在基層落實中會受到很多細小、瑣碎和偶發的事情影響,并且都沒預案和制度規定,只能靈活應對。
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政務服務中心的“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超市”,市民在自助辦理發票業務(2022年4月2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
然而,為了規避風險和責任,一些基層干部不再變通,甚至不再向上反映實際情況。
中部地區一個山區縣,有的農戶廁所建在遠離房子的半坡上,有的建在公路邊自家開墾的荒地里,荒地還用籬笆圍了起來,看不出平時使用的痕跡。
“這都是上級統一設計的廁改方案,材料用的是彩鋼板,里面空間小,夏天熱冬天冷,有村民不愿用,也有村民長期不在村里住,建起來就閑置了。”當地一名鄉鎮干部說,中央在廁改上投入大量資金,他看著很是心疼。
“哪天摸清底數,哪天統一開工,使用哪種材料補貼多少,中間要拍照留痕多少次,改廁率要達到百分之多少,文件里清清楚楚,只能不折不扣執行,稍有不對就會被問責,哪里有變通的空間?”這名鄉鎮干部說。
如果廁所建起來不是給人用的,而是拿來看的,那么“廁改”的初衷是什么?如果監管和考核評價的終點只是為了“按照上級要求修廁所”,這不是形式主義是什么?
基層工作千頭萬緒、千差萬別,不顧實際情況的“一刀切”,只會讓矛盾“越疏越堵”,事情“越來越怪”。
“上面怎么說,下面怎么做”,基層干部的這種“不變通”,固然與自身能力不足、缺少擔當作為有關系,但更值得探討的,是什么束縛了基層干部創業干事的手腳,讓基層干部畏手畏腳、照本宣科?
概而言之,這種現象的背后,潛藏著基層干部不敢變通、不會變通、不想變通三種心態。
不敢變通。
一些基層領導干部說,現實的壓力并非來自激烈的崗位競爭、繁重的任務或者群眾不理解,而是問責。“多做多錯,不做不錯”,這句三觀不正但全網刷屏的話,是很多基層干部的另一句“口頭禪”,寧可不做事,也不愿“背鍋”。
“程序稍有不對可能被問責,工作完不成可能被問責,上級出事了基層還得被問責。”中部地區一位鄉鎮干部直言,現在紅頭文件少了,白紙黑字無落款的文件多了。拿著這些文件去兌現政策、資金,很難;但如果不按上面的規定執行,上級拿來打板子,很好用。
不會變通。
一方面,上級沒有給基層變通的空間;另一方面,一些基層干部缺乏與老百姓打交道的經驗,不知如何變通。
有干部表示,近年來鄉鎮干部隊伍加速年輕化,一些年輕干部缺乏基層工作經驗,哪些問題需要變通,又該如何變通,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。
不想變通。
變通具有兩面性,一方面可以使政策規定更好地和基層實際結合,另一方面也為個別基層干部違法亂紀提供了灰色空間。在現實中,合理變通的邊界難以界定,不合理的變通很容易按下葫蘆浮起瓢。一些干部怕麻煩,干脆就“躺平了”。
在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政務服務中心,工作人員在前臺指引市民辦理業務(2023年2月21日攝) 周義 攝
問題討論完了,接下來該怎么辦?
既要嚴格監督,又要給基層干部施展本領的空間。
一是要賦予基層干部更多自主性,減少不必要的過程管理。什么樣的過程管理?不少鄉鎮干部給我們舉了例子,在和群眾打交道的時候,很難時時按上級要求一五一十地去做,比如某件事必須專題研究幾次、必須去群眾家多少次且要拍照留痕等。
二是要通過增設政策反饋渠道,保護好提意見的人。再好的政策在執行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意外情況,但如果直接反映問題,可能被上級領導誤認為有畏難情緒,從而影響個人發展。匿名反饋能幫助上級更真實了解基層的實際情況。
三是要完善容錯機制,讓想干事的干部心無旁騖開展工作。通過列出容錯免責的正負面清單,建立容錯免責認定專家庫,重視群眾評價,進一步激勵干部擔當作為。
作者:文淵閣;來源:新華社今日頭條號
1、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站觀點,僅供大家學習參考;
2、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,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,請及時與本站聯系,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;
3、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,文明上網,依法守規,IP可查。
作者 相關信息
內容 相關信息
? 昆侖專題 ?
? 高端精神 ?
?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?
?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?
? 國策建言 ?
? 國資國企改革 ?
? 雄安新區建設 ?
?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?
圖片新聞